这是一套关于《第16课 三国鼎力》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90 MB,页数为15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与解读
一、目标确定
(一)课标要求与解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要求是:“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属于对历史史实识记层次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有能力的同学还需要初步理解三国鼎立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对抗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从而推动了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领域的进一步上升,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第一课,从微观历史发展角度看三国鼎立奠定了这一历史时期政权频繁并立的基调,从宏观历史发展角度看,三国鼎立上承大一统的秦汉时期,下启西晋的短暂统一,在地位上和作用上则是两大统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衔接和过渡,推动历史螺旋式上升,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本课主要讲述东汉末年割据混乱走向三国鼎立的历史进程,包括三个子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三个子目之间是递进关系。官渡之战子目介绍了战争的背景、时间、交战双方、战争过程、结果及影响,此战奠定了北方统一的基础。赤壁之战子目介绍的方式与前一子目相似,它是推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也是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三国鼎立子目讲述了三国建立的史实和三个国家发展本国政治、经济及民族关系的具体情况,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并完成新的统一的过程之中的重要作用,纵向理解其意义。围绕时代特征并结合课程内容,将本课设置为战乱世分立初现、定均势分立既成、放远视分立之思三个版块。
另外,本课涉及到三国时期的众多历史人物,将他们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评价标准。
(三)学情分析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