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2.65 MB,页数为10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必修3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内容解读:①本条课标旨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珠三角对外开放的背景和有利地理条件,理解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确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一系列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分析思考地理问题。②该条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因此需运用讨论、交流、组织、归纳等策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 3 \* ③标准的最后落脚点在“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上,说明本节内容最后升华的主题在人地观念,本节课设计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人地观念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从高中教材的整体结构看,必修3是在必修1、2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节所在的第四章是在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本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本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本节内容是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第四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对人地经济活动与影响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也为后面学习选修《城乡规划》奠定知识基础,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本节的内部结构来看,分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问题与对策三部分,这三部分知识间是层层深入、由因导果的关系。课程最后落脚在解决问题的对策上,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运用和深化,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观念的培养,体现了新教材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编写思想。本节内容可谓是人文地理最核心的知识。
三、学情简析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