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欣赏 阿细跳月》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2 MB,页数为6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流行在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作曲家秦彭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民乐合奏曲。旋律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音乐一开始由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并由弹拨乐、弦乐、及乐队全奏反复出现,表现了姑娘多变的舞姿。第二部分进行了移调处理,并加强了最后两拍的力度,使音乐更粗犷有力,好似健壮的小伙子跳起了粗放的舞蹈。第三部分又转到原调,速度逐渐加快,笛子领奏后整个乐队全奏进入了高潮表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跳月舞(也叫大三弦舞)的基本步伐为:换脚跳三步,空中蹬脚两下,形成五拍的组合。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虽然已有了一些音乐基础,但在听辨旋律和感知主题变化上,还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所以,欣赏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得不断的吸引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本课我运用了奥尔夫教学理念——声势、律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帮助同学们达到聆听能力,提高他们的聆听关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在欣赏《阿细跳月》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记忆乐曲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聆听感受为基础,以音乐游戏、律动、舞蹈、节奏、记忆等活动贯穿全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律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培养学生喜爱民族音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