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0-12-26 提供商:网龙网络公司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0.04 MB 文件类型:DOCX

标签: 化学、 网龙、 教学资源、 教案、 正规教育、 微软docx文档、 1级、 教学设计、 文档、 K12、 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ZYK、 基础学科、 文档、 素材类型、 高中、 ZYKB、 知识点资源类型、 教案、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鲁科版)

一键领取课件

课件介绍

这是一套关于《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4 MB,页数为6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盐类的水解”的核心内容在于“微粒观”、“平衡观”的应用,是学生已学习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化学学科的独有特点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盐类的水解正是利用这种变化的观点来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形式、这些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发生这种相互作用时的变化规律,是微粒观和平衡观的良好载体。内容呈现上,将宏观现象(盐溶液的酸碱性)、微观本质(微粒的来源、种类、相互作用)、符号表达(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借助三维表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方法呈现多样,在探究各种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时采用了归纳法,在对微观本质原因探究时采用了演绎法。本节内容更是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知道电离平衡的知识,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的电离平衡,初步具备了微粒观和平衡观可以相互作用的认识。

(2)能力层面:学生具备合作探究和实验动手能力,有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3)认知障碍:知道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的H+和OH-有关,但并未建立起用微粒来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或程序,逻辑思维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源推荐

找名师

产品下载

注冊
无法打开
您还未安装软件
前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