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大象的耳朵》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3 MB,页数为4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围绕着大象的耳朵,通过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等小动物的议论,告诉我们对别人的说法,要动脑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个道理。这篇文章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开头,并围绕着“耷拉着”这个话题,每个小动物都发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导致大象不安起来,进而用两根竹竿撑起耳朵。由于撑起耳朵给大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后大象又让耳朵“耷拉着”。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明了,语言生动活泼,很容易理解。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大象的耳朵》围绕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由于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容易出现偏题、遗漏的现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教学时,注意不要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这些具体的故事,从中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似、扇”,会写“痛、扇、遇”4个生字,会写“头痛、扇子”等词语。<、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能借助小兔和小羊的问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改变的缘由。<、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大象改变的缘由。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