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望庐山瀑布

更新时间:2021-09-26 提供商:网龙网络公司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5.63 MB 分辨率:794*1123 文件类型:DOCX

标签: 中央电教馆、 教学资源、 教案、 正规教育、 教学设计、 文档、 K12、 0级、 ZYK、 基础学科、 素材类型、 小学、 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版)、 其他媒体类型、 精、 ZYKB、 二年级、 上册、 教案

一键领取课件

课件介绍

这是一套关于《望庐山瀑布》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5.63 MB,页数为12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文山实验小学 王红梅

【教材分析】

国家统编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设计理念】

<.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源推荐

找名师

产品下载

注冊
无法打开
您还未安装软件
前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