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2.谁轻谁重

更新时间:2021-06-10 提供商:网龙网络公司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0.02 MB 分辨率:794*1123 文件类型:DOCX

标签: 中央电教馆、 教学资源、 教案、 5级、 科学、 微课、 正规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义务教育版)、 教学设计、 文档、 K12、 视频、 一年级、 ZYK、 下册、 素材类型、 小学、 其他媒体类型、 ZYKB、 教案

一键领取课件

课件介绍

这是一套关于《2.谁轻谁重》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2 MB,页数为3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谁轻谁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过程与方法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小橡皮、大橡皮、简易天平 (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每组3张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五个“小伙伴”,你们想认识下它们吗?生:想师:好的,现在请它们出场了,这些“小伙伴”是?

生: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大橡皮、小橡皮(一边展示实物图片,一边课件出示)

(二)猜一猜师:看来这五个“小伙伴”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现在,老师想让大家猜一猜这五种物体谁轻谁重?(板书:谁轻谁重)

生:乒乓球轻;大橡皮重;木块重;塑料块轻。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没关系,大家先小组内讨论到底谁轻谁重?把讨论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注意最轻的物体我们用数字1表示,再重一点儿的物体我们用数字2表示,再重的用什么表示?再重一点儿的?最重的?请组长领取记录单。看哪组最快完成,老师会给他们贴纸奖励。

生:讨论完成,在黑板上贴上结果。

师:同学们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源推荐

找名师

产品下载

注冊
无法打开
您还未安装软件
前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