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物体的沉和浮》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61 MB,页数为6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物体的沉和浮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 刘依婷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自然》二年级第二学期教材第三单元《小帆船》的第一课时,属于《上海市小学自然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 “运动和力”主题的学习内容,对应学习要求为“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本节课通过预测、验证等探究过程,发现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感受实验验证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形成勇于质疑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帮助小兔过河活动,提高动手操作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自然》教材中与“运动和力”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在低年段和中高年段都有呈现,体现科学知识、探究技能的螺旋式上升。本节课是《小帆船》单元的起始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并对哪些物品能够漂浮起来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第二课时《船的发展》中制作船的材料与本节课大部分能漂浮的材料有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造船的材料和动力在不断发展。第三课时《制作小帆船》通过小帆船的制作和试航活动,为学生进行沉浮现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物体的沉和浮》这一课为后面两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四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沉与浮》进一步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知道浮力的初步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知道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并能运用所学运动和力相关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简单问题等做好铺垫。
二年级学生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观察到物体的沉浮现象,但他们会凭直觉有一些错误或片面的认知:如沉浮与大小有关、与轻重有关,与材质有关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索世界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去获得新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实践和探索。虽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做实验有一种本能的喜爱和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容易兴奋而注意力分散,导致无法有序实验和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有序实验的习惯是需关注的地方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学生尝试选择物品帮助小兔过河,激发学生探究物体沉浮现象的兴趣;接着,通过预测、验证和记录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感受实验验证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形成勇于质疑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后让学生选择物品帮助小兔过河,知道借助一定的材料和方法可使原本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提高动手操作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本节课的学习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载体,创造充分的动手和体验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预测和验证过程中,体会实验验证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增强互相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形成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通过生活实践与自然知识相联系的过程,感悟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