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10 MB,页数为4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历史上的“鱼米之乡”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一课时—“鱼米之乡”,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学习的基础。该课时主要涉及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利和不利)。所以通过大量的景观图,使学生对该区域有表象的认识;通过地形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通过对河流不同河段的水文和水系特征的了解,找出人地和谐发展的途径。这一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区域认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和知识迁移,增强学生地理实践力,通过辩证看待河流问题,培养学生人地和谐发展观。同时为第二和第三课时奠定基础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了多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对某个区域位置与范围的确定比较熟悉。同时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大空间尺度学习时。对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也掌握了方法,但因平时课下复习较少,所以会出现遗忘的现象,所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集思广益,不仅是新的区域学习,也是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复习。长江的学习是在八年级上学期,对于基础知识遗忘较多,所以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降低难度,给出具体措施,进行选择。
3.学习目标确定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