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3、硫的转化》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6 MB,页数为7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浓硫酸的特性 教学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 刘军辉
一、教材分析: 高中鲁教版(必修1)教材的第三章第3节:硫的转化最后一课时的内容,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基础概念、以及氯、碳、氮及其化合物之后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也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二、学情分析:
学习心理:学生在看到《硫酸》这个课题时,很多学生会觉得对稀硫酸已经很熟悉,又在新闻中看到过浓硫酸伤人的负面报道,对之或多或少有点恐惧,所以,学生学习硫酸的兴趣不会很大,做浓硫酸的实验也不会太积极。但是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对于问题喜欢去寻根究底,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知识储备:学过稀硫酸及酸的通性;接触过浓硫酸的部分特性(吸水性);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欠缺的能力: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认识不足,逻辑思维不成熟,需要借助直观的现象或教具。实验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及强氧化性,稀释方法。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特点<、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新闻事件和浓稀硫酸成分分析、思考发现问题;通过探究实验、分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