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19 秦兵马俑》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3 MB,页数为8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中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这是在学习略读课文中应该贯彻内容的一个方面。在学习中,注重扩大阅读面,利用文本内容,联系课外资料,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共有9个自然段,总分总的结构,过渡句的运用,使这篇状物散文框架非常清晰,很容易就总结出文章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主要内容。文章用详实的数据,举事例,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另外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用排比的句式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人如临其境,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文章语言简洁凝练,这和大量地运用四字词有关。本课是既“长城”“颐和园”讲读之后自主学习的一篇阅读课文。在文章总分总结构,过渡句的运用,描写与想象的结合方面,以及抓事物的描写特点方面都曾进行了练习。所以对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等方面是很好的一次实践阅读尝试。
<.学情分析
学生在文章总分总结构,过渡句的运用,描写与想象的结合方面,以及抓事物的描写特点方面都曾在前面的课文学习过程中进行过学习和练习。只是程度不一样,所以对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等方面是很好的一次实践阅读尝试。
教学目标: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