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新时间:2021-09-26 提供商:网龙网络公司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0.05 MB 分辨率:794*1123 文件类型:DOCX

标签: 中央电教馆、 教学资源、 教案、 正规教育、 教学设计、 文档、 K12、 0级、 ZYK、 基础学科、 必修1、 素材类型、 其他媒体类型、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 精、 高中、 地理、 ZYKB、 教案

一键领取课件

课件介绍

这是一套关于《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5 MB,页数为5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章,是地理学的精华所在,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它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即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又为学生学习必修二奠定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1、重点掌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掌握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规律。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联系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整体理解。如将“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进行比较,并找出内在联系,加强理解,同时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高三的学生,基础的知识已经掌握,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对各模块的知识点有所总结,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答题技巧。所以对于简单的内容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上课时可适当增加一些难度。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板书法、比较法、归纳教学法、举例法、图文转化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学习法、归纳总结法等。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源推荐

找名师

产品下载

注冊
无法打开
您还未安装软件
前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