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亡羊补牢》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1-07-31 提供商:网龙网络公司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0.01 MB 文件类型:DOCX

标签: 网龙、 教学资源、 教案、 正规教育、 微软docx文档、 1级、 教学设计、 文档、 K12、 ZYK、 基础学科、 文档、 下册、 素材类型、 小学、 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版)、 ZYKB、 知识点资源类型、 二年级、 教案

一键领取课件

课件介绍

这是一套关于《《亡羊补牢》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1 MB,页数为2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亡羊补牢》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一篇课文。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有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这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

一、激趣导入。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回忆学过那些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然后教师小结:寓言即通过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物的方法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接着揭示课题,亡羊补牢。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如,“亡”“牢”什么意思?“亡羊补牢”什么意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寓言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边读书边看图,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认读,在此要强调多音字,轻声。(2)指导书写(3)汇报读懂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知道了“亡”“牢” “亡羊补牢”的意思,等问题。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抓住“养羊人街坊是如何劝他的?他是如何反应的?”“第二次丢羊时,他又有什么反应,以及如何想的,如何做的?”这几个问题展开,进行朗读,感悟,老师进行恰当的板书。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联系实际,谈体会。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几点:

1、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励大胆质疑,在读中解决问题等。 2、如对字词的指导,包括字的音准,字的书写等3、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显得更明显:1、在自学环节,给学生留得时间还不够充足,甚至有的学生只忙于查字典,读书的次数极少。看来课堂上让学生查字典,时间还是很紧,我考虑觉得如果课前布置学生查字典是否好些。 2、在验收自学成果时,老师急于课堂程序的进行,有些问题还有包办的现象。如,当有的学生说“亡”是逃走的意思。有的学生说“亡”是丢失的意思时,老师应该趁机让学生再读书,到课文中寻找答案,而不是从侧面给出答案。3、课堂提问中,集体展示偏多,个人展示偏少,不能体现有些个体的能力。如汇报寓言内容时,可多找两个学生说说。4、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5、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源推荐

找名师

产品下载

注冊
无法打开
您还未安装软件
前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