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3.认识物体的形状

更新时间:2021-06-09 提供商:网龙网络公司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0.49 MB 分辨率:794*1123 文件类型:DOCX

标签: 中央电教馆、 教学资源、 教案、 科学、 正规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义务教育版)、 教学设计、 文档、 K12、 一年级、 0级、 ZYK、 基础学科、 下册、 素材类型、 小学、 其他媒体类型、 精、 ZYKB、 教案

一键领取课件

课件介绍

这是一套关于《3.认识物体的形状》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49 MB,页数为4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认识物体的形状—巧用空间》教学设计

理论指导

<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创设真实情境,运用科学、工程、技术、艺术、数学各学科知识来解释和解决实践、生活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立足体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形成。在经历发现、解决、优化、交流、形成等实践中,强调学习行为过程中核心知识、方法、能力的意义建构,突出科学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思维和认知的有效发展。

教材简析

《认识物体的形状》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3课。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对“形状”这一物体的基本特征展开研究,形状反映了物体占据空间的状况。通过学生已有认知,延伸创设情境,充分利用生活中案例(对不同糕点进行打包装盒)进行探究实践、比较分析、分享交流,进一步学习根据生活中物体的特征充分利用容器的空间,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决问题,促进科学思维和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已经具有“物体常见形状”的初步认识,能通过简单的感性比较判别物体的形状和对应容器的形状、体积的关系,但如何更巧妙、合理的根据不同物体的特点利用空间的科学认知能力还不足,对科学认同物体的特征与有限空间的“相关性”认知障碍较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到根据物体形状特征调整摆放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源推荐

找名师

产品下载

注冊
无法打开
您还未安装软件
前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