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3 MB,页数为5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 观察和解剖鲫鱼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 汤寒芳
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初中阶段主题三“生物的类群”之“动物”部分的实验内容,学习水平要求为 A 级。本实验要求学生能列举鲫鱼的外形特点,通过解剖、观察,识别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其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初步学会观察和解剖鲫鱼的方法和技能;知道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本实验是学生第一次观察和解剖活体动物,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脊椎动物的观察和解剖的方法与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无脊椎动物的观察和解剖打下基础。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和解剖,认识鱼类的形态结构与其水生环境相适应,为学习其他类群动物时,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有一定自主意识,具备一定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往往思考不够深入,表述不够科学、完整,逻辑表述能力薄弱,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积极性下降,不喜欢课堂提问,质疑能力减弱。经历之前的几次观察类实验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活体动物的解剖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在情感方面会有一定的波动。教师应事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实验与心理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养成科学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同时,学生虽然对鲫鱼有一定感性认识,但没有直接接触过活鲫鱼,缺乏生活经验,对鲫鱼内部结构不够了解。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让学生先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然后解剖鲫鱼观察其内部器官。但学生日常生活中未曾接触过活的鲫鱼,对鱼呼吸器官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故将教学内容进行一定调整,将解剖活动分解为两部分,先是剪去鳃盖观察鳃的结构及组成,引导学生设计科学探究微活动进一步探究鳃适应于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并提升思维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完整的解剖步骤;再通过实践操作剪去鲫鱼一侧体壁,观察其腹腔内器官。这样分部解剖使解剖活动由易至难,逐步递进的过程也利于学生掌握解剖技能,同时学生也能更有侧重点地逐步观察鲫鱼鳃的结构和内脏器官的结构。
整个实验活动,借助视频演示和实践操作,提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小组交流和汇报,训练学生归纳分析、逻辑表述、科学表达能力;学生经历解剖过程,体验鲫鱼(脊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并在实践中,初步养成科学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懂得珍惜生命。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