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毛毛虫不见了_教案1》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2 MB,页数为4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毛毛虫不见了
【教学内容】
通过饲养小动物,对小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不同种类的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一样吗?常见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又有哪些特点呢?本课通过“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蝴蝶、青蛙等常见动物的生长变化的教学内容之中,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观察常见动物的生长变化,搜集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显著变化(变态)的资料和信息,并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昆虫标本,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材设计了活动“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和拓展活动“制作蝶的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或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蝴蝶及其他昆虫的变态过程和特点,最后让学生动手制作蝶的标本。活动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好奇心而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变态。毛毛虫如何过河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个兴趣点,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动物的变态现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假设。<.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某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蝗虫、蜜蜂、蟋蟀、青蛙、蟾蜍)<.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