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5.1.2垂线》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82 MB,页数为6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垂线
(第二课时)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中学校李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课标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垂线、垂线第一个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由实际问题(如何挖渠?)出发,探究点与线上点所连线段长度,得出“垂线段最短”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上,理解点到直线距离概念,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在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垂线段最短”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上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知识,在上一节课学会了垂线的概念及垂线的画法,并知道了垂线的第一个性质,为继续学习垂线第二个性质准备了必要的知识。七年级的学生是由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他具有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求知欲强的特点。学生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