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_教案1

更新时间:2020-12-25 提供商:网龙网络公司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0.10 MB 文件类型:DOCX

标签: 网龙、 热、 教学资源、 教案、 正规教育、 教学设计、 文档、 K12、 初中、 ZYK、 基础学科、 素材类型、 语文、 4级、 其他媒体类型、 八年级、 长春出版社(长春版)、 ZYKB、 教案、 下册

一键领取课件

课件介绍

这是一套关于《记承天寺夜游_教案1》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10 MB,页数为7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熟读成诵。

<.合作学习,于诵读中把握文意。

<.探究学习,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作品诗情画意的意境,理解作者旷达微妙的心境。

【学情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下学期的讲读课文之一,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又一篇颂月佳作,文中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官黄州的孤寂、漫步的悠闲,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文章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收尾抒内心感慨。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本句写月光月影却不见“月光月影”的字眼,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既写出了月光月影的“形态”,交错纵横的样子;也写出了月光月影的“情态”,像积水那样空灵。读者初一看,还以为是写水中景物,卒句显志,令读者倍觉妙不可言。结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闲”字,是本文文眼,运用反问句引发读者对“闲”的思考,兼有“闲身”、“闲情”两重含义,透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是写景抒情类作品中的精品,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景物描写,陶冶性情,丰富文化积淀时,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旷达情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古文,提高古文感悟和鉴赏能力的典范之作。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源推荐

找名师

产品下载

注冊
无法打开
您还未安装软件
前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