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46 MB,页数为9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一、理论指导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设计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以有效促成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同时通过积极的体验和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3节内容。《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本节要求是概述水平。
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 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中“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命现象的意识,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本学期对遗传基本定律、减数分裂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学习,已经具备了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遗传分析方法,适合用问题探究式教学。但是由于遗传的基本定律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在书写基因型时要将基因写在性染色体上,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太习惯,要学生深刻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也不太容易。因此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学习生物的兴趣非常重要。
四、教学目标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