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2 MB,页数为5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中宁县第九小学:田立军
教材分析《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中的第七课。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共有8课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知道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共编排了4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马铃薯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比较两种液体,做加热液滴的实验;第三个活动是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盐水或糖水);第四个活动是拓展延伸,了解有关死海的资料。本课内容既是对本单元第一课内容的联系,延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也是对后面研究马铃薯沉浮原因的一个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当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有关沉浮的现象,但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变化,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引入,观察发现马铃薯在水中是沉的,在另一杯液体中却是浮的,用不同的现象冲击学生的思维,转变学生的思考角度,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看法,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目标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认识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2.学习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难点:总结归纳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演示实验:马铃薯1个、烧杯(2个)、清水、盐水;3.分组实验:每组1个马铃薯、1个烧杯、酒精灯、2把不同颜色勺子、白糖、食盐、筷子。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揭示课题1.出示2幅不同的游泳图片。
师:你们会游泳吗?你能结合自己的游泳经历说一说他们游泳有什么不同? 二、直观演示,引入探究1.出示一个马铃薯、两杯水(分别装有清水与浓盐水,事先不告知学生)。师:如果把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它会怎么样?3.学生猜想,展开讨论。4.教师演示操作,。师: ①把马铃薯放入一杯水(清水)中;
②把马铃薯放入另一杯水(盐水)中。
生: 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猜想(马铃薯在液体中有沉有浮。) 板书实验现象: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三、师生探究,质疑问难
师:同一个马铃薯,在一个杯中沉,在另一个杯中浮,我们怎么解释其中的原因?1.学生交流探讨。 生1:马铃薯在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 生2:……
师:可能是什么因素改变了马铃薯的沉浮呢?
<.学生思考并交流猜想。 教师预设: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