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外阅读 疯牛病�…

更新时间:2020-12-01 提供商:网龙网络公司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0.05 MB 分辨率:790*1119 文件类型:DOCX

标签: 中央电教馆、 教学资源、 教案、 5级、 微课、 正规教育、 教学设计、 文档、 K12、 视频、 ZYK、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图版)、 素材类型、 其他媒体类型、 生物、 高中、 ZYKB、 教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一键领取课件

课件介绍

这是一套关于《课外阅读 疯牛病�…》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5 MB,页数为5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疯牛病与朊粒》教学设计

地图版必修1第二单元课外阅读

一、教学目标

①能够图文结合概述疯牛病的定义、症状,能够阐述朊粒的致病机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②了解疯牛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认同疯牛病以及朊粒引起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在健康、社会等方面的危害,提高预防意识和具备主动向他人宣传相关知识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了解研究朊粒致病机理的意义,通过找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和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理的共性,增强学生珍惜亲情,关爱亲人和关心身边老人的情感态度。

二、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中图版必修1模块《分子与细胞》专题的课外阅读。疯牛病是危害人类社会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之一,其致病因子--朊粒能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包括绵羊的瘙痒病、致命的牛海绵状脑病,还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而可能使人类患克雅氏症,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而朊粒强大的感染力和抗性,给患病动物及人类的诊断和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所以让学生了解疯牛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提高防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本节课在教材第一二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具有多样性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疯牛病的朊粒是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和致病力的蛋白质颗粒,是一种非常规致病因子。高二学生此前已经初步认知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而朊病毒显然是个例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源推荐

找名师

产品下载

注冊
无法打开
您还未安装软件
前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