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3 MB,页数为7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汉藏友好交往、团结协作的见证
台州市第一中学 厉益
一、设计思路及教学立意
本课选自人教版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5单元第3课,主要介绍布达拉宫及大昭寺的由来、建筑、建筑风格以及它们的价值。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昭寺于年被增补为这项世界遗产的扩展项目。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对布达拉宫的了解是比较少的,实地参观过布达拉宫的就更少了。因此,讲好本课难度较大,意义也大。布达拉宫、大昭寺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藏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具有较高的价值;她们是藏汉人民友好交往、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更是藏汉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因此,将本课的教学立意定为“布达拉宫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也是汉藏民族的友好交流、交往与交融的过程”。同时,以布达拉宫及大昭寺为教学主线,整节课分为4个环节:赏文物、寻价值、思保护、悟融合。在材料选择方面做到样式新颖、难度适宜,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进而凸显出历史课的特色。本课设计注重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注重学生史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布达拉宫的位置与“布达拉”的含义;布达拉宫的由来;布达拉宫的建筑(白宫、红宫、僧舍);布达拉宫建筑的艺术风格。
大昭寺的位置;大昭寺的由来;大昭寺的建筑风格
2.理解布达拉宫及大昭寺的建筑风格以及藏汉合璧的特征;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