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新时间:2021-08-10 提供商:网龙网络公司 下载类型:免费下载

文件大小:0.56 MB 文件类型:DOCX

标签: 网龙、 教学资源、 教案、 三等奖、 正规教育、 微软docx文档、 教案、 教学设计、 文档、 K12、 获奖教案、 ZYK、 基础学科、 3级、 文档、 素材类型、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 精、 高中、 地理、 ZYKB、 必修2、 教案

一键领取课件

课件介绍

这是一套关于《工业地域的形成》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56 MB,页数为9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教材分析

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在学习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工业集聚有许多明显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才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工业分散,它是工业联系的结果,这种分散的前提条件是科技的进步,有两方面的原因:①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小,运输费用较低。②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同时地区间经济联系加强,导致全球性跨国公司出现,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分布,形成世界性生产网络,这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品市场。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紧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主题,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当地案例,注意分析问题方法的学习,培养问题探究的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认识并非是主体(学习者)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对工业区位因素已有所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域,如经济开发区等有所耳闻。因为地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创设比较熟悉的、来自生活的学习情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习者感受到学习地理的现实意义。在教学方式上,要优化问题情境,强调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在案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本节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乡土地理案例,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探究,引领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学以致用,帮助他们学会具体现象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两种主要类型及意义。

<.掌握工业集聚的优点及原因。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源推荐

找名师

产品下载

注冊
无法打开
您还未安装软件
前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