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第7课 忽必烈改制》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42 MB,页数为8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于“忽必烈改制”没有做具体的要求。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可以将课本的第2、3、4框题作为教学内容,第一框题学生自己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忽必烈改制的背景、掌握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归纳出改制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史料阅读法,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和阅读史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突破难点忽必烈改制的二元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忽必烈改制为蒙古族的发展作出的努力以及改革的阻力下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文明史观,即落后的文明总是要被先进的文明所征服,文明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忽必烈改制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忽必烈改制的二元性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同学们,这段视频反映了什么事件?(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忽必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皇帝)
师:元朝是中国历史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疆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辽阔的,是现在中国版图的定型。面对如此疆域辽阔的国家,作为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该如何维护元朝的统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忽必烈改制。
忽必烈改制的背景:
1、忽必烈深受汉文化汉文化影响,深感中原制度先进,立志改革。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