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角的度量》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5.18 MB,页数为11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课题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第40页、第41页例1,及书后部分练习。
解读教材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本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角的度量是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度量的方法。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概念,这不单纯是让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这样可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角的度量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同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的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式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的角的各个特征,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教学目标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