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21 MB,页数为19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59至61页的例1、例2。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和特性,构建数学 \t ":///" 知识。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但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缺乏清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策略】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渗透“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定义和特性,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