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声讨暴行的檄文(自学)》的素材,格式为DOCX,文件大小为0.02 MB,页数为5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格尔尼卡》欣赏教案
一四七团中学 七年级 音体美信息组 何春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七年级第一课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也是初中美术教科书外国美术作品欣赏课的起始课。油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画中没有抢眼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形象。这样的作品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会有很好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专门或随堂欣赏过一些绘画作品,并且学习了一些美术语言,对造型、色彩、构图等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这都成为学习本课的良好基础。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看,他们对逼真的艺术形象更易接受和理解,而对非写实的作品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象征性很强的美术作品《格尔尼卡》,美术语言就成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了这一重点,学生就打开了通往欣赏艺术作品的大门。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美术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少,缺乏一定的欣赏方法的指导,甚至仍然用像不像来评价作品,加上欣赏时不会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艺术风格来分析,所以常常看不懂,看不出好在哪,甚至还认为“难看”。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来有效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格尔尼卡》这幅世界名画的基本信息及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明白画中每个形象的象征意义。<、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引领下,思考问题和探究分析一件艺术品。<、情感与态度:学生通过欣赏分析《格尔尼卡》这幅作品,感受法西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对生命热爱与尊重的态度。
二、教学难点:了解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三、教学重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