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的素材,格式为PPTX,文件大小为0.15 MB,页数为18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三维目标
思维激活人体血液的pH几乎恒定在~,否则人体便不能正常工作。蚊虫、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常向人体血液内注入一种称之为蚁酸(主要成分为)的有机酸。当人受到蚊叮蚁咬时,皮肤上常起小疱,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酸碱平衡被破坏,若不治疗,过一段时间小疱也会自行痊愈,这是由于血液中又恢复了原先的酸碱平衡,你能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上述现象吗?自学导引一、强弱电解质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把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思考题1 Na、、、溶于水后都能导电。它们(填“是”或“不是”)电解质,其水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别是(水除外)。答案 不是;、·、、2.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可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3.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等;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等。(填物质种类)思考题2 为什么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答案 离子化合物本身就是由离子组成的,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受热熔化后,完全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2.电离平衡常数(以HAH++A-为例)(1)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K=(的意义:K值越大,表示弱电解质越易电离,对应的弱酸或弱碱相对较强。K只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K越大。(3)以为例,其电离方程式和电离平衡常数如下:第一步电离:H++HS-,
K1=第二步电离:HS-H++S2-,K2=一般,K1≫K2,因此比较多元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时通常只考虑K1的大小。①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如H++-,-H++-。②多元弱碱的电离的书写要一步写完,如++-。
名师解惑一、对有关概念的理解1.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析理解(1)注意概念中的“或”和“化合物”这两个词,即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的使用范围是化合物。单质与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属于定义讨论的范畴)。例如,食盐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2)注意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离子,否则不是电解质。例如: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与水作用后生成的、、·电离,并非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为非电解质,而、、·是电解质。
②有些物质由于很难溶解,致使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太小,测不出导电性能,但却是电解质,甚至为强电解质,如等。这是因为这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的那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在熔化时,也是完全电离的。③某些离子型氧化物,如、、等,它们虽然溶于水后电离出了自由离子,但不是自身电离的;在熔化时却可自身电离,且完全电离,故属于强电解质。
2.对强弱电解质的理解
[特别提醒]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无必然关系,与电解质的溶解性也无必然关系,即强电解质溶液若很稀,导电能力也会很差;弱电解质溶液若浓度大,形成离子的浓度大,导电能力也会很强。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理解像可逆反应中存在化学平衡一样,电离平衡只有在弱电解质溶液中才存在。弱电解质是部分电离的,是可逆的,分子电离成离子的同时,也有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当电离速率与结合速率相等时,就达到了电离平衡。因此电离平衡也是动态平衡;在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分子浓度与离子浓度保持不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也随着改变。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