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复习课件pptx》的素材,格式为PPTX,文件大小为0.90 MB,页数为64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复习课件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阐明接种方法。2.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一、纯培养 人们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就要从混杂的样品中取得所需的纯种,或者把受污染的菌种重新分离出来,使该微生物处于纯培养状态。也就是说,培养物中所有细胞只是微生物的某一个种或株,它们有着共同的来源,是同一细胞的后代。
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1.基本思路 一般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pH、氧气等条件的要求不同,供给它们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要分离的微生物生长、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不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得到需要的微生物纯种。2.原理 将待检测微生物样品通过划线或涂布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样品中的每一个细胞或孢子都可以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落。将单个菌落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即可得到一个微生物的纯种。3.分离步骤 微生物的分离包括样品稀释、划线或涂布及培养三个步骤。
<.接种方法 划线或涂布过程包括平板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常用的划线方法有平行划线和连续划线两种。
<.平板划线分离法的操作要点 (1)在操作第一步、每次划线之前及划线操作结束时都要灼烧接种环。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者。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