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窦娥冤(节选)》的素材,格式为PPTX,文件大小为1.96 MB,页数为18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窦娥冤(节选)
关汉卿(约—约),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一生不屑于做官,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自称:“通五音六律滑熟。”又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和个性。他一生创作的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但大都散佚,现仅存十多种。《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作者简介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窦娥”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冤”是全剧的“眼”。 课文选的是第三折。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元朝。当时的元朝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巩固统治地位。统治者和地主阶级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当时吏治昏聩,法度不公,恶人横行,百姓无处申冤。《窦娥冤》正是这一黑暗现实的集中体现和血泪控诉。
元杂剧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