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听泉》的素材,格式为PPTX,文件大小为0.67 MB,页数为15页,请使用101教育PPT软件打开使用;
听泉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基础,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借助语言欣赏各种艺术,理解艺术家对于自然、人类生活以及人的本性的深切感受。
预习检查:
这篇文章写有关谁的音乐,乐曲名是什么?
对音乐的创作者,你了解多少?知道多少说多少。
阿炳,本名华彦均,江苏无锡人。父亲是一位道士,擅长演奏二胡、琵琶、三弦等乐器。从小时候起,阿炳就跟父亲学习乐器,由于天资聪颖和练习刻苦,他13岁时就已熟练掌握二胡、琵琶、三弦、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他的命运曲折坎坷,儿时丧母,二十岁丧父,三十多岁时双目失明。生活无着落,,只好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五十多岁时,吐血病故。正是这位饱尝了人间辛酸的苦难的艺人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阿炳卖艺几十年,根据生活体验,创作改编、演奏了许多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作品。 现存的传世乐曲,有《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六首。而最具吸引力的是他的代表作《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一,是阿炳的代表作品,琴音幽幽,如泣如诉,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二泉映月》含蓄、深情的旋律如泣如诉、如悲似怒,时而委婉低回、时而激越高亢,抒发了作者淤积在内心的幽愤、哀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01ppt@101.com 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